騎行雖好,可不要過度噢!
都說生命在於運動
對於我們身邊的騎行愛好者來說
更是如此!
頭可斷,血可流
騎行不能停!

但是!
你們知道嗎!
騎行過度,容易導致身體受傷
過度騎行所帶來的傷害可能超乎你的想像!
量力而行、適量最好↓↓↓
過度騎行比完全不騎行還要可怕!
過度主要表現為騎行時間過長、騎行強度過大。過度騎行時,會產生脫力運動過量,可使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損害,影響健康。因為人在劇烈運動時,體內會產生較多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激素,會導致自身免疫力下降,還會出現頭暈眼花,平衡能力不足、大腦反應下降等反應。
提出跑步健身口號的美國養生學家費克斯本人,他猝死於一次長跑之中,猝死的原因是“盲目超心髒負荷”。中國籃球運動員韓明山、排球運動員朱剛等等,都因超強的運動突然死於運動場上。運動過量後,心髒過度鍛煉而肥大,血液往往供應不暢,容易引起惡性心律失常導致猝死。
所以要再這裡提醒騎友注意
不要把有氧運動變成無氧運動
累的喘不過氣來,還要急趕猛追
切忌:不要以縮短生命為代價

當騎行時身體出現不適症狀
一定要高度重視
尤其是以下這些情況↓↓↓
當你感覺乏力,甚至有些頭暈的時候,那肯定就過量了。感覺不適的時候,請停止你的行程,休息吧!以下是運動超量後的表現與危害。
一次或長期大運動量的訓練,可能會造成下丘腦-垂體-性腺軸功能抑制,血睾酮水平下降,表現為興奮性差,競爭意識下降,體力恢復慢。
長時間、大量的運動後,會增加運動性貧血的發生率,這種貧血多為缺鐵性貧血,原因不明,反過來,貧血可造成運動能力下降。
過度運動可造成運動性血尿、蛋白尿、運動性哮喘等發作。

長途騎行如何避免騎行過度呢?
長途騎行中,騎友們往往起得早,起來就騎,而且是快速騎行,從醫學角度來看,並不可取。早晨是心肌梗塞、缺血以及心律紊亂等病變的高發期。在運動前應做5到10分鐘的准備活動,車速要由慢逐漸變快,避免不良反應。
騎行前一定要注意水分的補充,騎行的時候就不容易感到疲憊,水對平衡體溫、維持血液循環至關重要。騎車出汗失去占體重2%的水,體能削弱導致疲勞。
再者騎行消耗體能大,午飯不宜吃得過晚。在長途騎行過程中,增加騎行長度,加快騎行速度、縮短住宿天數,很容易造成人的過度疲勞,若疲勞後繼續騎車,很容易導致判斷能力下降,反應遲鈍,還會感到困倦,四肢無力,甚至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不安全因素。利用中午時間稍作休息有利於恢復。

適量運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。要看目前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適應能力,運動時身體感覺不難受的運動量就是適量,以鍛煉後精神飽滿,不感到疲勞為標准。建議騎得快的車友放慢速度也不吃虧,騎慢的人不追不趕有益無害,遠途乘車也不浪費。
為了自己和家人、為了騎友的健康
勸大家還是科學騎游好!